星期五, 1月 06, 2006

數位落差

本篇文章的要駁斥的是將數位落差放在「能近用」或「不能近用」、「可連結」或「不可連結」等問題上的思考方式。作者試圖對數位落差進行理論性的檢視,首先追朔其源於中左派社會融合政策,至今成為一個政治上的熱門話題的歷史過程。接著指出傳統看待數位落差的二分式框架,存在著四個概念性的限制:

1.ICT意味著什麼?
2.近用意味著什麼?
3.近用科技和使用科技兩者間的關係為何?
4.與科技接合後的結果為何?

作者一方面利用這些概念,一方面採用Bourdieu對資本的看法,將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對個人和科技結合的影響力納入考量,規劃出一個更為複雜的,不同層級的數位落差模式:1.純粹理論上的近用;2.任何形式的有效近用,無論對個人是否有意義;3.有意義的近用,對個人確實有益、重要且有關聯的;4.近用作為社會參與所產生真實和可感知的結果,包括生產活動、政治活動、社會活動、消費活動及積累活動。藉此提出一組未來檢視個人科技近用不平等之問題時,值得探究的主題和問題。

  就「資本」的觀點而言,作者認為過去無論是在學界或是政治圈,在思考數位落差的議題時皆未能跳脫「經濟資本」的侷限,以為只要使得ICT更為普及,提升大眾對軟硬體的消費能力,就能彌平數位落差,卻忽略了「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等較隱而未顯卻可能是相當重要的因素。前者包括內化的,使用ICT的技能;客觀化的科技文化產品;制度化的科技訓練證照等,後者涉及透過科技所能接觸的人際網絡,以及遠端的線上支援服務等等。

此外,作者也強調「科技資本」的重要性,個人所累積的科技資本,和其他三種資本同樣能被個人視為一種再生產的機制,應用於社會場域之中,使個人成為一個生產者和傳佈者,不僅是一個消費者。

  在Bourdieu對教育體系的分析中,他認為學校是一個維繫優勢階級資本傳承的工具,同樣的,我們必須更謹慎的檢視政府的科技發展政策,畢竟ICT的推廣通常是為滿足「富者」消費而發展的,因此即便高級的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愈來愈便宜,「窮者」依然買不起最陽春的ICT,窮者將不僅因經濟資本的困乏而不能獲得科技資本,亦是被排除在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的循環之外的。除了釐清「ICT」、「近用」及近用結果等概念之外,或許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ICT是為「誰」而發展?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寫得好
寫得好
寫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