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10, 2006

The Politics of Cyberculture & The Culture of Cyberpolitics

  使用語言-一種文化形式,即是一種權力的展演;一旦權力關係產生,政治的問題變應孕而生。因此,誰在說話?用什麼樣的語言?藉由什麼樣的文化資源?這些根本問題的答案,皆是「文化的政治」基礎。所謂的「網際文化的政治」,意指某種特定的語言或某種特定的文化形式,築起網際空間的社會結構,主導網路科技的歷史發展。Tim Jordan指出,在現實的網際空間中,是英美語言的霸權決定網際空間中的權力關係,主宰網際空間的文化。

  至於「政治的文化」,意指個人或團體在社會結構中的行動,所謂「網際政治的文化」,泛指在網際空間中,虛擬化的個人所採取的行動類型或模式。例如當個人或團體企圖控制或管理網際空間中的某一部分時的所作所為。Tim Jordan認為「網際政治的文化」可視為一種資訊的自由意志論和無政府主義的形式。

「網際文化的政治」和「網際政治的文化」,象徵網際空間的「結構」與「行動」。因為前者是一種壓迫行動者的權力結構,例如主機的不平等分配、英美語言和其主導的互動文化形式,皆限制個人在網際空間中的行動;而後者代表的一種個人對結構的影響力,社會結構並非完全是既定的,因為個人行動的模式同時形塑社會結構,尤其在網際空間中,個人是由個別的電腦、螢光幕進入其中,可超越既有的社會結構中的階層與規範之限制,自由往來,建構自主的社群或社會。
   
  「網際文化的政治」,一種網際空間中限制行動者的「結構」-語言,與「網際政治的文化」一種行動者展現權力的「行動」-自由意志論。兩者互動所產生結果即是網路空間的社會秩序,而非任何一方所決定的。社會學理論家Giddens、Bourdieu等人雖然對於「結構」與「行動」皆有不同的詮釋,但他們皆致力於突破兩者二元對立的概念,指出他們是互相影響的。Tim Jordan亦認為,重點不應置於爭論網際空間中的文化情境與政治行動兩者之間是誰在主導誰,應該認清兩者是交互流通的。

  基本上,「網際文化的政治」和「網際政治的文化」分別象徵對網際空間的悲觀與樂觀的不同觀點。Tim Jordan所提出的「網際文化的政治」中有關「語言」的問題是過去筆者未曾深刻體悟到的。一般使用者多樂觀的傾向於將網路視為一個自由的國度,個人可以在資訊汪洋中自由的衝浪,卻較為能感受到隱而未顯的結構性限制。現今的網路主機皆是架設在以美國為首的極少數先進國家中,甚至連最為普遍的上網工具-Windows與Internet Exploer,都是美國公司-Microsoft的產品。所有的資訊、工具,皆是以英語為基礎創造出來的,即便軟體有不同語言版本,資訊也可以被轉譯成不同語言,但是原始碼、程式語言、網頁語言都是以英文為架構的,因此英文,成為在網際空間中最為優勢的語言,他是唯一不需考慮轉譯、文字編碼等問題的語言。在實體的世界中,英文是優勢語言乃眾所周知,然而有多少使用者曾意識到網路世界中這個問題(如果他真的是個問題)更為嚴重?在實體世界中,語言的優勢可能因為母語國家的文化、經濟影響力而有所消長,例如當中國的經濟市場逐漸開放,華語的地位也逐漸提升,然而在網際空間中,該如何挑戰英語的霸權結構?網際空間號稱無國界的說法,令人難以信服。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請妳解釋 網路政治中的網路文化中的政治中的文化!